Search

玉里天主堂

  • Share this:

關於玉里天主堂的危機應變

記得之前讀過幾篇文章,都提到以前公益組織將弱勢悲情的樣子呈現出來,訴求募款的方式已經行不通了。現在的捐款者更傾向支持「自助自立者」,不願以施捨的態度幫忙,而是想「多拉一把」。同時,捐款者也更樂意捐款給「只差一點」、「有明確目標」、「有實績且執得信任」的對象。

而看著過去兩天洗版的玉里天主堂捐款訊息,我想的確是這樣沒錯。

1. 22 日火災,當天首先報導的中央社新聞裡,呈現神父以堅毅的神情跟語言回應這起意外。例如「不能哭,要更勇敢」「會將火災視為教訓,警惕自己要找出讓回收場更安全的方法」。儘管有估計損失金額約 3-40 萬,但 並沒有請求大眾捐款。

https://www.cna.com.tw/news/aloc/202002220150.aspx

根據中央社網頁上的數字,單就這個網頁,就超過 8 萬人在臉書上分享按讚,可見傳播效應之大,而看到的人當中,肯定有許多人跟我一樣不捨、想替神父加油打氣。

2. 也因此消息傳出後,網路上隨即出現捐款帳戶資訊,我看見許多朋友馬上捐款,並分享匯款單的照片。當然,這不是炫耀,而是大家知道這種時候為善就是欲人知,才能鼓勵更多人捐款。不過善心與熱心來得太急,天主堂見訊息雜亂,擔心出問題,也隨即在臉書上公告正式捐款管道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uLi.holy/posts/1532930346871198

3. 36 小時內,神父親自於失火的倉庫錄影,上傳社群網站,表示感謝大眾捐獻,已經超過修繕所需,鼓勵大家將愛心轉給其他需要的地方。神父很明確告訴大家捐款會用在修繕失火的倉庫上,不需要「多餘的錢」,提醒大家還有很多其他人跟單位需要善心捐款。
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YuLi.holy/posts/1533647316799501

雖然失火意外是不幸的,但天主堂後續展現出的冷靜應對,把事情一步步做對,真是幫我這個同時搞公益跟媒體的人上了一課,在此也推薦給各公益組織與媒體朋友多參考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鄭國威,台灣數位文化協會理事長、泛科知識公司知識長及共同創辦人。
View all posts